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针灸可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脑功能等方式辅助治疗抑郁症。抑郁症通常由肝气郁结、气血不足、脾虚湿困、心肾不交、痰火扰神等因素引起。
针灸通过刺激太冲穴、合谷穴等穴位疏通肝经气机,缓解因肝气郁结导致的情绪低落、胸胁胀痛。肝郁化火者可配合大椎穴放血,气血两虚者加灸足三里穴。临床常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针灸,或遵医嘱使用舒肝解郁胶囊、丹栀逍遥丸等中成药。
选取百会穴、涌泉穴等穴位调节阴阳失衡,改善昼夜节律紊乱型抑郁伴随的失眠早醒。心肾不交者加刺神门穴、太溪穴,配合交泰丸;阴虚火旺者针刺三阴交穴,联合天王补心丹。需注意避免在患者过度疲劳时施针。
针刺印堂穴、四神聪穴等头部穴位可调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分泌,改善认知功能下降和注意力涣散。研究显示电针刺激能增强前额叶皮层活动,严重抑郁发作时可配合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
针对脾虚湿困型抑郁的食欲减退、肢体沉重,针灸中脘穴、阴陵泉穴配合艾灸效果显著。痰湿重者加丰隆穴,可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期间建议控制生冷油腻饮食,避免久处潮湿环境。
心俞穴、神门穴等安神穴位能缓解焦虑躁动症状,对伴发心悸胸闷者尤为适用。痰火扰神者配内关穴、劳宫穴,可联用礞石滚痰丸。建议治疗期间配合八段锦、冥想等舒缓运动。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10-15次为1疗程,每周2-3次。轻度抑郁可单独使用针灸,中重度需配合药物和心理治疗。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适量食用小米、百合、莲子等宁心安神食材,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如出现自杀倾向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寻求精神科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