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2.92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川崎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有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淋巴结肿大等。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需及时就医干预。

1、发热

持续高热是川崎病最典型的表现,体温常超过39℃,且对常规退热药物反应不佳,发热时间通常持续5天以上。发热初期可能伴随烦躁不安、食欲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特征性体征。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因高热导致脱水或惊厥。

2、皮疹

多出现在发热后2-3天,表现为多形性红斑或弥漫性斑丘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部分患儿会阴部出现明显脱屑。皮疹通常无瘙痒感,但可能伴随皮肤潮红和手足硬性水肿。这种血管炎性皮疹与普通病毒疹不同,不会自行消退,需通过免疫球蛋白治疗才能缓解。

3、结膜充血

双眼球结膜会出现非化脓性充血,表现为眼白发红但无分泌物,通常不伴畏光或疼痛。这种充血症状在发病后3-5天最为明显,与普通结膜炎不同,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无效。检查时可发现角膜缘周围血管呈放射状充血。

4、口腔黏膜改变

包括口唇干裂出血、草莓舌和咽部弥漫性充血。患儿舌乳头增生明显,舌面呈现类似草莓表面的颗粒状突起。口腔黏膜改变多与发热同步出现,可能导致进食困难。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有助于减轻不适,但根本改善需依赖全身治疗。

5、淋巴结肿大

常见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1.5厘米,触痛明显,表面皮肤一般不红。淋巴结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超声检查可见皮质增厚。该症状需与细菌性淋巴结炎鉴别,后者常伴随局部化脓性改变。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冠状动脉病变,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日常注意观察有无活动后气促、胸痛等心肌缺血表现,接种疫苗需推迟至病情稳定后。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缓解脱屑,避免抓挠皮疹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