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如何护理

4.47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慢性肾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避免感染、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慢性肾炎通常由免疫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损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慢性肾炎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当减少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来源。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减少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的摄入量。饮水需根据尿量调整,出现水肿时需限制液体入量。

2、控制血压

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需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肥胖者需减轻体重。血压波动过大可能加速肾小球硬化。

3、避免感染

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加重,患者应注意保暖,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疫苗接种前需咨询医生,必要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4、合理用药

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等肾毒性药物。合并高血压时需规律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等保护肾脏的降压药。使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中药汤剂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避免使用关木通等有毒药材。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需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需更频繁监测。发现血肌酐升高或尿蛋白增加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育龄女性计划怀孕前需进行肾功能评估,妊娠期间需加强产检频率。

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和水肿情况,记录每日血压和体重。冬季注意足部保暖,夏季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脱水。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关怀。出现明显乏力、恶心呕吐或尿量骤减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