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腹部肿瘤的症状主要有腹部肿块、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腹部肿瘤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慢性炎症、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代谢异常、器官功能障碍等。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明确诊断。
腹部肿块是腹部肿瘤的常见症状,多因肿瘤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局部占位。肿块可能出现在腹部的任何位置,触诊时可感知质地硬、边界不清的包块。部分患者伴随压痛或活动度差,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帮助明确肿块性质,必要时需进行穿刺活检。
腹痛可能由肿瘤压迫神经、侵犯周围组织或导致空腔脏器梗阻引起。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钝痛,随病情进展可能转为持续性剧痛。胰腺癌等深部肿瘤可能出现腰背部放射痛。腹痛可能与体位变化、进食相关,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进一步评估。
腹胀多因肿瘤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腹腔积液或肠道梗阻。患者常感觉腹部膨隆、紧绷,可能伴随早饱、嗳气等症状。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多为血性,叩诊呈浊音。腹胀需与功能性胃肠病鉴别,腹部CT可显示积液量及腹膜转移情况。
消化道肿瘤可能直接干扰食物消化吸收,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胃部肿瘤可能引起进食后上腹闷胀,肠道肿瘤可能导致便秘与腹泻交替。内镜检查能直观观察黏膜病变,粪便潜血试验有助于早期筛查。
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是腹部肿瘤的全身性表现,可能与肿瘤消耗、营养吸收障碍或代谢紊乱有关。半年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5%需引起警惕。恶性肿瘤常伴随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PET-CT有助于评估肿瘤代谢活性。
发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诊,完善肿瘤标志物、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高盐饮食,戒烟限酒。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持续腹痛、呕血、黑便等急症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