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慢性咽喉炎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咽喉炎通常由感染、用嗓过度、胃酸反流、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每日饮用温水或蜂蜜水可滋润黏膜,建议控制说话音量及时长,避免持续用嗓加重炎症。
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可清洁湿润呼吸道,咽喉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声带小结或息肉患者,嗓音训练可帮助纠正错误发声方式,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过敏性咽喉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抗过敏。咽喉肿痛明显时可用西瓜霜润喉片、西地碘含片局部缓解症状。
肺肾阴虚者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痰热蕴结者适用清喉利咽颗粒。针灸选取列缺、照海等穴位,或通过刮痧改善咽喉气血循环。中药代茶饮如金银花、胖大海泡水需辨证使用。
声带息肉或囊肿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切除。严重喉部结构异常可能需喉成形术,术后需严格禁声并配合康复训练。
慢性咽喉炎患者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避免接触粉尘及冷空气刺激。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在50%-60%,睡眠时抬高床头预防胃酸反流。长期声音嘶哑或咽部异物感持续不缓解时,需及时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减轻声带负荷,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度清洁咽喉导致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