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唇癌早期可通过手术切除、激光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光动力治疗等方式干预。唇癌通常与长期紫外线暴露、烟草使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抑制、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
局限性肿瘤可采用楔形切除术或显微外科手术,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且未侵犯深层组织的病例。术后可能需配合组织修复,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确保切缘阴性。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但可能影响唇部外观和功能。
二氧化碳激光可精准汽化癌变组织,对表浅型鳞状细胞癌效果显著。治疗过程出血量少且能较好保留正常组织形态,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不适用于浸润深度超过3毫米的病灶。
浅层X线或电子线照射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通常分20-30次进行。可单独应用或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对保留器官功能具有优势。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皮炎和黏膜炎,治疗期间需加强口腔护理。
局部可使用5-氟尿嘧啶软膏处理癌前病变,系统治疗可选用顺铂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适用于晚期病例,需配合基因检测。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血液学毒性。
通过光敏剂和特定波长激光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对原位癌和轻度浸润癌有效。治疗创伤小且可重复进行,术后需避光48小时。可能出现局部水肿和疼痛,不适用于色素沉着严重的病灶。
确诊后应戒烟并避免日光暴晒,使用含二氧化钛的唇膏进行物理防晒。每日观察病灶变化并记录尺寸,进食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口腔镜。出现新发溃疡或色素改变应及时就诊,营养支持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C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