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直肠癌中期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直肠癌中期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低纤维饮食、慢性肠道炎症、肠道息肉恶变、致癌物质长期接触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体重下降、肠梗阻等症状。
手术切除是直肠癌中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等。手术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可能受侵的组织,降低复发概率。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排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情况。
放射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手术、化疗联合应用,常用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放疗能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或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皮肤反应等副作用。放疗前需精确定位肿瘤范围,制定个性化照射方案。
化学治疗常用方案包括FOLFOX、CAPEOX等,药物可选择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亚叶酸钙注射液等。化疗可杀灭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化疗通常需要多个周期,需根据耐受性调整剂量。
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发挥作用。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适用人群,可提高治疗效果。可能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靶向治疗常与化疗联合使用,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药物可选择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等。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型直肠癌。治疗前需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免疫治疗具有持久应答特点,但有效率受肿瘤异质性影响。
直肠癌中期患者治疗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久坐。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和转移。保持乐观心态,遵医嘱完成后续治疗,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