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血栓的前兆表现主要有短暂性视力模糊、突发性头晕或头痛、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频繁打哈欠等。脑血栓是脑动脉因血栓形成导致血流中断的疾病,早期识别前兆有助于及时干预。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单眼或双眼短暂性黑矇或视物模糊,持续数秒至数分钟自行恢复。这与血栓导致视网膜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若反复发作需警惕后循环缺血风险,建议尽快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突发剧烈头痛伴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相关。需注意与小脑梗死、前庭神经元炎等疾病鉴别,避免误诊。
典型表现为一侧上肢或下肢突发麻木、刺痛感,活动时加重。常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可能伴随同侧面部感觉异常。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可能进展为完全性卒中,需紧急评估NIHSS评分。
包括运动性失语能听懂但表达困难和感觉性失语语言流利但内容混乱,多因左侧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缺血所致。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找词困难或命名障碍,需通过语言量表评估严重程度。
缺氧代偿性反应可能表现为无法控制的频繁打哈欠,与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缺血相关。常伴随嗜睡、注意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视但可能是后循环缺血的早期信号。
出现上述前兆时应立即就医排查,避免剧烈活动或自行服用抗凝药物。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高危患者可遵医嘱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若确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需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脑血管评估并制定二级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