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无缘故突然发冷颤可能与体温调节异常、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性疾病、焦虑症等原因有关。发冷颤是机体对寒冷或病理刺激的生理反应,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收缩以产热,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病因。
环境温度骤降或衣物过少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启动寒颤反应。此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骨骼肌节律性收缩产热。建议及时增添衣物或调整室温,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若伴随面色苍白或意识模糊,需警惕低体温症。
血糖水平低于3.9mmol/L时,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寒颤伴冷汗、心悸。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过量或长时间未进食。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亢进,可能出现怕热伴间歇性寒颤。典型症状包括心悸、体重下降、手抖,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超声确诊。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或丙硫氧嘧啶片,严重者考虑放射性碘治疗。
细菌或病毒感染初期,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引发寒颤,随后出现发热。流感常伴肌肉酸痛,尿路感染可能合并排尿不适。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可辅助诊断,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胶囊,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颗粒。
急性焦虑发作时肾上腺素激增,可能诱发寒颤伴呼吸困难、濒死感。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劳拉西泮片或帕罗西汀片。日常避免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减少发作。
突发寒颤若持续不缓解或伴随高热、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避免过度疲劳。中老年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冬季注意保暖。反复发作需完善甲状腺功能、血糖、炎症指标等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