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催产针

5660次浏览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需要打催产针的情况主要有产程进展缓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过期妊娠、胎儿宫内窘迫等。催产针的主要成分是缩宫素,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分娩顺利进行。

1、产程进展缓慢

产程进展缓慢是指宫口扩张速度不足每小时1厘米或胎头下降停滞。这种情况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胎位异常等因素有关。医生会评估产妇和胎儿状况后决定是否使用催产针。使用后需持续监测宫缩强度和胎儿心率。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可能导致胎盘功能减退。为预防胎盘早剥和胎儿缺氧,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催产针引产。这类产妇使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同时监测血压变化。

3、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超过12-24小时未临产时,感染风险会显著增加。此时使用催产针可降低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概率。破膜后需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感染后再决定用药方案。

4、过期妊娠

妊娠超过42周属于过期妊娠,胎盘老化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和羊水减少。医生会通过B超和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若出现胎盘功能减退迹象,通常会建议使用催产针引产。

5、胎儿宫内窘迫

胎儿宫内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或羊水粪染,但宫颈条件尚可时,可能通过催产针加速分娩。这种情况需在持续胎心监护下进行,必要时需立即转为剖宫产。

使用催产针后产妇应保持左侧卧位,避免仰卧位低血压。饮食上可选择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宫缩期间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缓解疼痛,家属可协助按摩腰背部减轻不适。若出现剧烈腹痛、阴道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产后需注意会阴清洁,遵医嘱进行子宫复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