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肺栓塞原因是什么

3.81万次浏览

何洁 副主任医师

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手术中肺栓塞可能由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手术操作刺激、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肺栓塞是手术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1、静脉血流淤滞

手术中患者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全身麻醉会减弱肌肉泵作用,进一步加重静脉淤血。骨科手术、盆腔手术等更易出现这种情况。预防措施包括术前评估血栓风险、使用弹力袜、术中定期改变体位。

2、血管内皮损伤

手术创伤可直接损伤血管壁,激活凝血系统。血管介入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等医疗操作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恶性肿瘤手术中肿瘤组织释放促凝物质也会损害血管内皮。这种情况需要术中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3、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应激反应会导致凝血因子增加、抗凝物质减少。某些患者术前即存在遗传性易栓症。恶性肿瘤、妊娠等病理状态也会导致血液高凝。术前应完善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4、手术操作刺激

骨科手术中的骨髓腔操作可能使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可能增加静脉压力。心脏手术中可能产生微血栓。这些操作相关因素需要手术团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5、患者基础疾病

患有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史、心力衰竭的患者手术中更易发生肺栓塞。肥胖、高龄、长期卧床等也是危险因素。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

手术中发生肺栓塞需要立即停止手术操作,给予吸氧、抗凝等抢救措施。术后应继续抗凝治疗,早期下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医护人员需加强术中监测,识别高危患者,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肺栓塞发生风险。患者术后应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