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怎么办

6.12万次浏览

何洁 副主任医师

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慢性阻塞性肺病可通过戒烟、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遗传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戒烟

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最主要的诱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和肺泡。患者需彻底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戒烟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可减缓,咳嗽、咳痰等症状可能逐渐改善。对于难以自行戒烟者,可寻求专业戒烟门诊帮助,采用行为干预或药物辅助戒烟。

2、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是核心治疗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可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用于急性加重期控制炎症。祛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液有助于排痰。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方案。

3、氧疗

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88%的重度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缺氧状态。每日吸氧时间需超过15小时,流量根据医嘱调节。使用制氧机时需注意防火防爆,定期维护设备。氧疗能减轻心脏负担,提高活动耐力,延缓病情进展。

4、肺康复训练

通过呼吸操、有氧运动等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腹式呼吸法可提高通气效率,缩唇呼吸能减少气道塌陷。步行、骑自行车等低强度运动需循序渐进,每周坚持3-5次。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时监测血氧和心率,避免过度劳累。

5、手术治疗

极重度患者可能需肺减容术切除病变肺组织,或肺移植术替代功能丧失的肺脏。手术适应证需严格评估,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手术治疗风险较高,仅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体。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少量多餐减轻膈肌压迫。监测症状变化,急性加重时及时就医。长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