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无症状手痒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性皮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抓挠加重症状。
气候干燥或频繁接触清洁剂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引发无皮疹的手部瘙痒。日常需减少碱性洗涤剂使用,涂抹含尿素、凡士林的保湿霜。若伴随脱屑,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隐形接触过敏原如镍金属、橡胶手套等可诱发迟发性过敏,表现为单纯瘙痒而无红斑。需排查近期接触物,必要时行斑贴试验。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精神压力或局部摩擦刺激可能导致神经敏感性增高,出现阵发性瘙痒。表现为皮肤外观正常但反复搔抓区域增厚。建议减少搔抓行为,联合使用加巴喷丁胶囊调节神经敏感,配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局部治疗。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损伤微小神经纤维,导致手足对称性刺痛或瘙痒。需监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糖基础上可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瘙痒明显时短期使用普瑞巴林胶囊。
肝胆疾病导致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能仅表现为顽固性瘙痒而无黄疸。需检查肝功能、胆汁酸指标,确诊后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代谢,严重者需考虑考来烯胺散结合紫外线光疗。
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手部,水温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穿着纯棉手套减少摩擦,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若瘙痒持续2周不缓解或出现皮肤破损、黄疸等症状,需尽早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肝胆异常者限制高脂饮食并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