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鼻子周围发青是怎么回事

1.38万次浏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鼻子周围发青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环境温度过低、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观察、心脏超声检查、氧疗支持、血液检测等方式干预。

1. 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皮肤薄且毛细血管分布表浅,鼻周可能出现暂时性青紫,尤其在哭闹或用力时更为明显。该现象通常无伴随症状,皮肤颜色会在安静状态下自行恢复。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呼吸急促或喂养困难,若无异常可暂不处理。

2. 环境温度过低

寒冷刺激会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引发局部青紫,常伴有手脚冰凉、体温下降等表现。家长需立即将室温维持在24-26℃,用预热的包被包裹婴儿,避免直接接触冷空气。若保暖后1小时内未改善或出现寒战,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3. 先天性心脏病

可能与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青紫伴呼吸急促、吃奶中断等症状。医生会通过心脏彩超确诊,轻症可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改善心功能,重症需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等手术。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和呼吸频率变化。

4. 呼吸系统疾病

新生儿肺炎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能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引发鼻周青紫并伴随呻吟样呼吸、三凹征等表现。需住院接受头罩吸氧治疗,严重时需使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泡扩张。家长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5. 血液系统异常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疾病会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表现为全身性青紫但无呼吸困难。需通过静脉血血气分析确诊,轻度可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需进行亚甲蓝注射液静脉推注。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接触苯胺类化学物质。

日常需保持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恒定,避免包裹过紧影响呼吸,喂养时注意观察口周颜色变化。若青紫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拒奶、嗜睡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定期进行新生儿访视检查,出生后42天需完成心脏超声筛查。哺乳母亲应保证铁质和叶酸摄入,避免吸烟及接触有毒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