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感觉喉咙有异物可能与咽喉炎、反流性食管炎、扁桃体结石、甲状腺结节、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清除、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多数情况下与局部炎症或反流刺激相关,少数需警惕占位性病变。
咽喉黏膜受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充血肿胀,导致异物感伴随干痒、疼痛。常见于感冒后或长期用嗓过度。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含片、银黄含化片缓解症状,配合生理盐水漱口。若持续超过2周或伴有发热,需排查链球菌感染。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黏膜会引起烧灼样异物感,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反酸、嗳气。建议避免饱餐后立即平躺,睡前3小时禁食。医生可能开具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配合莫沙必利片促进胃肠蠕动。
扁桃体隐窝内食物残渣钙化形成白色颗粒,可能引发持续异物感伴口臭。较小结石可用棉签轻柔清除,顽固性结石需耳鼻喉科医生用刮匙或冲洗处理。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需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压迫气管时可能产生颈部堵塞感,吞咽时明显。通过超声检查可明确性质,良性结节可观察随访,恶性需手术切除。日常注意控制碘摄入量,避免颈部受压。
焦虑抑郁可能引发功能性咽喉异感症,表现为无器质性病变的持续不适感。可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严重时医生可能开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关注喉部感觉。
日常应戒烟酒、减少辛辣刺激饮食,保持环境湿度。若异物感伴随呼吸困难、咯血、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肿瘤可能。长期不缓解者建议完善喉镜、颈部CT等检查,避免自行频繁清嗓加重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