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容易流眼泪可能与泪液分泌过多、泪道阻塞、眼部刺激、干眼症、结膜炎等因素有关。泪液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或眼部疾病均可导致该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情绪波动、强光刺激或异物入眼可能引发反射性泪液分泌增多。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远离刺激源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若因长期情绪焦虑导致,可通过心理疏导改善。
先天性泪道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炎症粘连可能导致泪道狭窄。患者常伴眼部分泌物增多,按压泪囊区可见黏液反流。需通过泪道冲洗确诊,严重者需行泪道探通术或鼻腔泪囊吻合术。
倒睫、角结膜异物或化学物质接触会刺激角膜神经引发流泪。需及时清除异物,倒睫患者可行电解毛囊术。接触刺激性气体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泪液蒸发过强型干眼可能出现反射性流泪。表现为眼部干涩感与阵发性溢泪交替出现,可通过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确诊。建议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人工泪液改善症状。
细菌性结膜炎常见眼睑黏稠分泌物伴流泪,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多伴眼痒,可选用奥洛他定滴眼液。病毒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需隔离处理。
日常应避免揉眼及长时间用眼,外出佩戴防风镜减少刺激。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适量食用胡萝卜、菠菜等护眼食物。若持续流泪超过两周或伴随视力下降、眼痛等症状,需及时至眼科进行泪道功能检查、角膜荧光染色等专项评估。儿童出现异常流泪时,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眼睑红肿或分泌物增多,婴幼儿泪道阻塞可通过按摩泪囊区促进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