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尿不出尿怎么办

5.2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躺着尿不出尿可通过调整体位、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区、药物治疗、导尿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结石、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调整体位

尝试由卧位改为坐位或站立位排尿。重力作用有助于尿液排出,尤其适用于因术后疼痛或行动不便被迫卧床者。改变体位时需注意避免跌倒,必要时可借助床栏或他人搀扶。长期卧床者建议定时使用便盆或尿壶,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热敷下腹部

用40℃左右热毛巾敷于耻骨上方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热刺激可放松膀胱平滑肌,缓解功能性排尿困难。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慎用。该方法对因寒冷刺激或轻度膀胱痉挛导致的排尿障碍效果较好。

3、按摩膀胱区

手掌顺时针轻柔按压脐下三寸区域,配合深呼吸。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膀胱收缩反射性引发排尿。操作前需排空直肠,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脊髓损伤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诱发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4、药物治疗

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药物。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尿道平滑肌,M受体拮抗剂能减少膀胱过度活动。使用前需排除青光眼、严重心脏病等禁忌证,注意观察头晕、口干等不良反应。

5、导尿处理

急性尿潴留时需无菌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导尿可立即解除膀胱过度充盈,预防肾积水。操作需由医护人员执行,导尿管留置期间每日消毒尿道口。长期留置者应定期更换导管,监测尿常规预防泌尿系感染。

日常应控制晚间饮水量,避免摄入酒精及咖啡因等利尿物质。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增强排尿控制力,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每日重复进行。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前列腺增生患者建议每年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若症状持续或伴随血尿、发热需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排除肿瘤、结石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