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口周围痒可能与局部刺激、过敏反应、尿路感染、阴道炎、外阴湿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清洁、抗过敏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尿道口周围皮肤受到尿液、汗液或分泌物刺激可能引发瘙痒。穿着过紧的化纤内裤、使用碱性洗剂清洁会阴部会破坏皮肤屏障。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衣,用温水清洗后轻柔擦干,避免抓挠。若伴有红肿可冷敷缓解。
接触卫生巾、安全套等物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瘙痒,严重时出现丘疹或水疱。需立即停用致敏产品,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抗过敏治疗。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
细菌侵入尿道可能引起尿道炎,常见大肠埃希菌感染。除瘙痒外多伴有尿频、尿痛,部分患者可见尿道口分泌物。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缓解症状。
女性患者可能因霉菌性阴道炎累及尿道口,白色念珠菌感染会导致豆腐渣样白带及剧烈瘙痒。需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碳酸氢钠溶液坐浴,伴侣需同步治疗。糖尿病患者更易复发,需同时控制血糖。
长期潮湿闷热环境可能诱发慢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伴阵发性瘙痒。急性期渗出时可使用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热水烫洗,保持患处干燥有助于减少复发。
日常应注意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使用香皂、沐浴露直接清洗尿道口,沐浴后及时擦干。瘙痒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排尿异常、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到皮肤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女性患者建议同步进行妇科检查排除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