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痔疮流血不止可能存在一定危险,需根据出血量及持续时间综合判断。痔疮出血通常与排便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相关,若长期大量出血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
痔疮出血量较少且能自行停止时,一般风险较低。这种情况多见于内痔初期,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多因干硬粪便摩擦痔核表面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患者可表现为排便时滴血或手纸带血,但无持续性渗血。此时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肛门清洁、温水坐浴等措施多可缓解。避免久坐久站、规律作息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当出血呈喷射状或持续渗血超过30分钟时,可能存在较大风险。这种情况常见于内痔Ⅲ-Ⅳ期或混合痔急性发作,因痔核表面较大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血液大量积聚直肠还可能引发肛门坠胀感。若出血伴随剧烈疼痛、发热或排出暗红色血块,需警惕痔核嵌顿坏死或合并其他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此类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硬化剂注射、套扎或手术切除等专业处理。
痔疮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及过量饮酒,排便时不宜过度用力或长时间蹲坐。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但反复出血或伴随体重下降等异常情况时须及时至肛肠科就诊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