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脚趾畸形可能由遗传因素、穿鞋不当、外伤、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等原因引起。脚趾畸形通常表现为拇外翻、锤状趾、爪形趾等形态异常,可能伴随疼痛、红肿、活动受限等症状。
部分脚趾畸形与家族遗传有关,如先天性拇外翻可能因足部骨骼结构异常导致。这类患者幼年即可出现足弓塌陷、第一跖骨内翻等表现。日常需选择宽松鞋袜,避免长时间站立,严重者需通过截骨矫形术等手术矫正。
长期穿着高跟鞋或窄头鞋会挤压前足,导致拇趾被迫外翻,第二三趾形成锤状趾。这种情况早期可通过更换平底鞋、使用分趾垫缓解,晚期可能需配合拇外翻矫正器或趾间关节成形术治疗。
足部骨折愈合不良或肌腱损伤可能导致脚趾变形,如趾骨骨折后畸形愈合会形成爪形趾。急性期需石膏固定,陈旧性损伤可通过趾间关节融合术修复,配合跟腱拉伸等康复训练改善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会破坏足部小关节,引发天鹅颈样趾畸形;痛风性关节炎则因尿酸结晶沉积导致趾关节膨大变形。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秋水仙碱片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关节破坏需行关节置换术。
脑瘫、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会导致足部肌力失衡,形成马蹄内翻足伴爪形趾。需通过跟腱延长术结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
日常应选择鞋头宽松、鞋跟低于3厘米的鞋子,避免赤足行走;每日可进行脚趾抓毛巾、踝泵运动等锻炼;出现持续疼痛或畸形加重时需及时就医,通过X线、肌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溃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