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胃癌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定期复查、药物管理及心理调适等方面。胃癌手术后的恢复过程需要综合管理,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伤口护理是恢复的关键环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伤口裂开。术后早期可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液或医用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术后饮食需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初期可选择米汤、藕粉、蔬菜汁等低渣流食,逐步添加稀粥、烂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及难消化食物,少量多餐,细嚼慢咽。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鱼肉、鸡蛋羹等易消化优质蛋白,帮助组织修复。术后可能出现倾倒综合征,表现为餐后心悸、出汗等,需调整进食速度和体位。
术后需按医嘱定期进行胃镜、CT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复查内容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评估及营养状况检查。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可及时干预。同时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身体恢复情况。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腹痛或黑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术后常需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的硫糖铝混悬凝胶等。化疗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等抗肿瘤药物。药物服用应严格按时按量,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等,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
术后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需加强心理支持。可通过参加病友交流会、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与陪伴,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适度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和体能。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和工作能力。
胃癌术后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保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烟酒刺激。根据体力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定期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变化。术后可能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规范管理和定期随访,可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和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