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毒症患者需注意严格控制水分和电解质摄入、调整饮食结构、规律透析治疗、预防感染、监测并发症。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因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内环境稳定,需通过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每日液体摄入量需根据尿量和透析方案调整,通常限制在500-800毫升加前一日尿量。避免高汤、粥类等隐性水分摄入,使用有刻度的水杯计量。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防止透析间期液体负荷过重诱发心力衰竭。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配合复方α-酮酸制剂补充必需氨基酸,减少含磷高的动物内脏、坚果摄入,必要时使用碳酸钙等磷结合剂。
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周治疗3次,每次4小时,定期评估KT/V值达标情况。腹膜透析患者每日交换透析液3-5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腹膜炎。两种方式均需监测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及时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活性维生素D用量。
保持动静脉内瘘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压迫和测量血压。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每日消毒,出现红肿渗液立即就医。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感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发热时禁用肾毒性药物如布洛芬片。
定期检测血钾防止高钾血症引发心律失常,限食香蕉、橙子等高钾食物。使用盐酸司维拉姆控制高磷血症,骨痛患者行骨密度检查。每月评估心血管风险,控制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可选用缬沙坦胶囊等ARB类药物。
尿毒症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每日监测血压、体重变化,记录尿量和饮食情况。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瘙痒,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降压药和利尿剂剂量。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备有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应对高钾血症急性发作。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