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应该注意哪些

4.67万次浏览

何洁 副主任医师

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流行性感冒需要注意隔离防护、对症治疗、并发症监测、疫苗接种和日常护理。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

1、隔离防护

确诊或疑似流行性感冒患者应居家隔离,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隔离期间需佩戴口罩,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及时丢弃并洗手。家庭成员应分餐进食,保持房间通风,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2、对症治疗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热。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咳嗽咳痰者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需注意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胶囊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3、并发症监测

需警惕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当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出现并发症,须立即就医。婴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重症倾向。

4、疫苗接种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手段,疫苗毒株会根据当年流行株调整。重点人群包括医务人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应在流行季前完成接种。疫苗接种后2-4周产生保护性抗体。

5、日常护理

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汤品,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症状。

流行性感冒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痊愈后仍需做好手卫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外出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分室居住,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可咨询医生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