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平时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规律用药、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变化及定期复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卒中的高危预警信号,及时干预可降低脑梗死风险。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空腹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达标。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盐酸二甲双胍片管理血糖。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抗血小板聚集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这两种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服用期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不良反应。合并房颤者需配合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严格戒烟限酒,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饮食以地中海饮食模式为主,多摄入深海鱼、西蓝花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体位变化。
记录发作时的症状特征,包括肢体无力、言语含糊、视物模糊等神经功能缺损的持续时间和缓解情况。症状超过1小时或频繁复发时需立即就医。建立症状日记,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作特点,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估项目。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监测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变化。血液检查需包含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卒中相关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防治方案,必要时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评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睡眠时采用侧卧位,枕头高度适宜。沐浴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外出时携带医疗急救卡,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家属应学习识别卒中早期症状,掌握急救流程,突发情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过规范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