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接种流感疫苗前需确认健康状况、避免过敏原、选择合适时间,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注意局部护理。流感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病毒,接种前后主要有接种禁忌确认、过敏史排查、接种时间选择、接种后观察、局部护理等注意事项。
接种前需明确是否存在疫苗禁忌证,包括急性发热性疾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等。对鸡蛋或疫苗成分过敏者禁用,免疫缺陷患者需医生评估后决定。妊娠期妇女可选择灭活疫苗,但需避开妊娠早期。接种前应向医务人员如实告知近期用药史及基础疾病情况。
需详细回忆既往接种疫苗后是否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对硫柳汞防腐剂过敏者应选择不含该成分的疫苗。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家长需告知医生家族过敏史,接种后应在接种点附近停留观察。若曾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需由神经内科医生评估接种风险。
北方地区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南方可延长至11月中旬。流行季期间未接种者仍可补种。6月龄至8岁儿童首次接种需间隔4周接种2剂。与新冠疫苗接种应间隔14天以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同时接种不同部位。接种前避免熬夜、饮酒或剧烈运动。
完成接种后须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监测是否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等过敏反应。72小时内避免搔抓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硬结可热敷处理。若发生38.5℃以上发热可物理降温,持续不退需就医。接种后2周内避免进行抗体检测以防假阳性。
接种当日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游泳或盆浴。出现红肿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直径超过3厘米或持续疼痛需就医。接种后3天内建议清淡饮食,多饮水促进代谢。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反应,通常1-2天自行缓解。
接种流感疫苗后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以增强免疫力。接种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日常做好手卫生和通风换气,流感高发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其他感染可能。建议家庭成员共同接种以建立群体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