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慢性咽喉炎通常可以治愈,但需根据病因和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治疗。慢性咽喉炎主要由急性炎症迁延、长期刺激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治疗方式包括消除诱因、药物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
咽喉黏膜在长期受到烟雾、粉尘或胃酸反流刺激时,可能持续充血肿胀,表现为咽干、咽痒、异物感。这种情况通过戒烟、使用空气净化器、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后,多数患者症状可逐步缓解。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因用嗓过度导致声带肥厚,配合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减轻水肿,并接受嗓音训练,通常预后良好。部分患者与鼻窦炎分泌物倒流有关,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痰,配合鼻腔冲洗后,咽喉刺激症状多能消除。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反复发作,可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调节免疫,同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病灶感染。少数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需用制霉菌素含片,并停用广谱抗生素。
慢性咽喉炎治愈后需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滋润黏膜。避免辛辣、过烫饮食刺激,晨起用淡盐水漱口减少细菌定植。长期接触粉尘者应佩戴防护,胃食管反流患者睡前3小时禁食。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吞咽困难、血痰,需喉镜排查肿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