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结肠癌术后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主要原则包括选择高蛋白低脂食物、补充膳食纤维、保证水分摄入、控制进食速度、分阶段调整饮食结构。
术后恢复期需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豆腐等,帮助组织修复。动物蛋白应去皮去脂,避免油炸或红烧烹饪方式。植物蛋白可选用嫩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正常需求量的1.2倍,但需根据个体耐受情况逐步增加。
术后初期应选择可溶性膳食纤维如南瓜、胡萝卜泥等,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再添加燕麦、苹果等粗纤维食物。膳食纤维摄入需从每日10克开始逐步增加,防止突然大量摄入导致腹胀。西蓝花、菠菜等蔬菜应煮至软烂,水果建议去皮去籽后食用。
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1500-2000毫升,可分8-10次少量饮用。除白开水外,可适当补充淡盐水、米汤或稀释后的果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餐前30分钟及餐后1小时内需控制饮水量,防止影响消化吸收。
每餐进食时间建议不少于20分钟,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采用小号餐具控制单次摄入量,餐间间隔2-3小时。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避免说话或看电视等分散注意力行为,餐后需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以上。
术后1-3天以米汤、藕粉等流食为主;4-7天过渡到烂面条、蛋花粥等半流食;第二周起可尝试软米饭、肉末等软食;1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每个阶段需观察排便情况调整,出现腹泻或便秘时应退回上一饮食阶段。
结肠癌术后患者应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日5-6餐且定时定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腌制及产气食物如洋葱、碳酸饮料等。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禁用烧烤、煎炸。术后3个月内需定期监测体重及营养指标,出现持续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时应及时复诊。可遵医嘱补充肠内营养粉剂,但不可自行使用蛋白粉等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