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感冒时鼻子出血可能与鼻腔黏膜干燥、频繁擤鼻涕、鼻腔炎症、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感冒期间鼻腔黏膜充血脆弱,轻微刺激可能导致出血,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止血,若反复出血或出血量大需及时检查。
感冒时鼻腔黏膜因炎症充血,加上空气干燥或使用空调暖气,黏膜水分蒸发加快,血管脆性增加。轻微摩擦如擤鼻涕或打喷嚏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建议保持室内湿度,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
用力擤鼻涕会使鼻腔内压力骤增,损伤黏膜血管。感冒时分泌物增多,反复擦拭或擤鼻易造成机械性损伤。应轻柔清理鼻腔,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擤鼻,可单侧交替进行。
病毒性感冒引发急性鼻炎时,黏膜充血肿胀,局部血管扩张易破裂。若合并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加重出血风险。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减轻充血,或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
部分感冒药含阿司匹林等成分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更易出血。表现为出血时间长、难以自止。需排查血液疾病,必要时停用影响凝血药物,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等。
感冒时血压波动可能加剧鼻腔小动脉破裂风险,尤其高血压患者未规律服药时。出血常呈喷射状且量大。建议监测血压,控制原发病,严重时需鼻腔填塞止血或电凝治疗。
感冒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抠挖鼻腔,保持环境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温毛巾敷鼻部。多饮水补充体液,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C,如猕猴桃、西蓝花等促进黏膜修复。若出血持续超过10分钟不止,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或结构性病变。儿童频繁鼻出血建议家长检查是否存在鼻腔异物或过敏性鼻炎,避免自行使用收缩血管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