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重度抑郁症患者日常需注意规律作息、坚持治疗、情绪管理、社会支持及安全防护。重度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自杀倾向等症状,需综合干预。
保持固定睡眠时间,避免昼夜颠倒。睡眠紊乱会加重抑郁症状,建议每日同一时间起床,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可尝试听轻音乐或阅读缓解焦虑。若长期失眠,需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记录用药后情绪变化,出现心悸或嗜睡等副作用及时就医。
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负面情绪。每日记录三件积极小事,对抗消极认知。避免独处时反复思考痛苦经历,可设置闹钟限制沉溺时间。情绪崩溃时可使用冷敷面部或握冰块的感官刺激法快速平复。
主动与信任的亲友保持联系,明确表达需求如陪伴散步或倾听。参加抑郁症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减少病耻感。提前告知家属疾病可能出现的症状,如突然哭泣或拒绝进食,获得理解而非指责。
移除家中尖锐物品、药物等危险品,由家属保管每日用药量。制定自杀危机应对预案,保存心理援助热线号码。出现自伤念头时立即联系医生,必要时住院治疗。外出时携带写有紧急联系人信息的卡片。
重度抑郁症患者需保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燕麦等食物帮助血清素合成,避免酒精加重情绪波动。根据体力状况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家属应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避免说教式鼓励,观察患者言语中的消极信号并及时介入。环境布置可增加暖色调装饰物,但须尊重患者对光线或噪音的敏感需求。定期评估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轻度工作或学习任务,重建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