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眼底黄斑病变可通过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手术治疗、营养干预等方式治疗。眼底黄斑病变可能与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暗点等症状。
激光治疗适用于部分黄斑病变类型,通过激光封闭异常血管减少渗漏。该方式对黄斑水肿或新生血管有一定效果,但可能造成周边视网膜轻微损伤。治疗前需完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需定期复查视力变化。
光动力疗法通过静脉注射光敏剂后激光激活,选择性破坏异常血管。主要用于病理性近视或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的黄斑病变。治疗过程中需避光48小时,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等反应。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适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需每月注射1次连续3个月后评估疗效。注射后可能引发眼压升高或眼内炎。
黄斑转位术或视网膜下出血清除术适用于严重病例。手术将黄斑区视网膜移位至健康视网膜色素上皮区域,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存在视网膜脱离、感染等风险,恢复期需3-6个月。
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黄斑。日常可食用菠菜、羽衣甘蓝、鸡蛋等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食物。吸烟者需戒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原发病。
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居家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视物变形情况。避免强光刺激,阅读时使用柔光照明。保持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补充深海鱼类。突发视力急剧下降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就医。所有治疗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