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老年人小便困难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导尿处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小便困难通常由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膀胱功能减退、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或睡前过量饮水。适当增加白天饮水量,减少夜间排尿次数。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利尿饮品,减轻膀胱刺激。可尝试定时排尿训练,每2-3小时排尿一次,帮助建立规律排尿反射。
进行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每日3组,每组收缩10-15次,增强尿道括约肌控制力。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减少盆腔充血。注意运动时不要憋尿,防止加重膀胱负担。
前列腺增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度他雄胺软胶囊等药物缓解尿道压迫。尿路感染需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膀胱过度活动症可选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调节膀胱功能。神经损伤患者可能需要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急性尿潴留时需立即导尿,采用一次性无菌导尿管间歇导尿,每日2-3次。长期排尿困难者可学习清洁间歇自家导尿技术。留置导尿期间要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消毒尿道口。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防止尿路感染。导尿管每周更换,避免尿盐沉积堵塞。
严重前列腺增生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剜除术解除梗阻。尿道狭窄需做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膀胱结石需经尿道碎石取石。神经源性排尿障碍可考虑膀胱起搏器植入或膀胱扩大术。术后需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和量,定期复查膀胱功能。
老年人出现排尿困难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避免长时间憋尿导致肾功能损害。日常可穿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夜间床边放置便器方便使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加重排尿困难。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尿失禁。家属需关注老人排尿情况,发现尿量明显减少或血尿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