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重度抑郁症不会直接导致癌症,但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系统、生活习惯等因素间接增加癌症风险。主要关联因素包括长期慢性炎症、免疫功能抑制、不良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紊乱、基因表达异常。
长期抑郁状态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持续升高。这些激素会促进全身低度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是多种癌症发展的已知危险因素。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持续升高可能促进肿瘤微环境形成。
抑郁症状会抑制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这类细胞在肿瘤免疫监视中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抑郁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减少20-30%,功能活性降低可能导致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同时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也会影响细胞免疫功能。
抑郁患者常见吸烟率增高、酒精依赖、运动缺乏和饮食紊乱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行为因素本身是明确的致癌危险因素。特别是烟草使用与肺癌、消化道肿瘤,酒精与肝癌、乳腺癌的关联已被大量研究证实。
抑郁相关的HPA轴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激素分泌失调。除皮质醇外,生长激素、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分泌可能影响细胞增殖调控。例如雌激素水平紊乱与乳腺癌风险增加存在一定相关性。
长期应激可能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机制影响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抑郁状态与端粒酶活性降低、端粒缩短加速相关,这些变化可能促进细胞衰老和癌变过程。
建议抑郁患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持续存在的抑郁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和必要时的药物干预,以降低潜在健康风险。癌症筛查应遵循常规建议,特别关注与个人风险因素相关的肿瘤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