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肝癌患者能否进行消融治疗需根据肿瘤特征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存在肝外转移、肿瘤体积过大、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Child-Pugh C级或重要血管侵犯等情况时通常不能消融治疗。消融治疗适用于早期局限性病灶,但部分患者需优先考虑手术或系统治疗。
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多发肿瘤占据肝脏体积较大时,消融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病灶,残留肿瘤细胞概率较高。这类患者肿瘤负荷较重,局部治疗难以达到根治效果,热消融产生的坏死物质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邻近胆囊、胃肠等空腔脏器的肿瘤,消融热能易造成器官穿孔,术后发生胆汁漏或肠瘘风险显著增加。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癌栓形成者,消融可能引发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血小板低于50×10⁹/L或INR值超过1.5的凝血异常患者,穿刺后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严重肝硬化伴大量腹水或黄疸者,肝脏储备功能已处于失代偿期,消融可能诱发肝衰竭。存在活动性感染或全身状况较差无法耐受麻醉的患者,术后感染扩散及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较高。妊娠期妇女因辐射暴露和治疗风险需暂缓消融,待分娩后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肝癌患者治疗前需完善增强CT或MRI评估肿瘤范围,进行肝功能分级和凝血功能检测。符合消融指征者应选择射频或微波等适形消融技术,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日常需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维持营养,出现发热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就医。合并乙肝病毒感染需持续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可降低肝癌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