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父母后天近视一般不会遗传给子女,但子女可能因相似的用眼习惯或环境因素出现近视。近视的发生主要与眼球轴长过度增长或角膜曲率异常有关,遗传因素仅对病理性高度近视有影响。
后天获得性近视多由长期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光线条件不佳等环境因素导致。这类近视的遗传概率较低,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式,父母近视仅可能轻微增加子女的近视易感性。儿童若持续存在读写姿势不良、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过长等行为,即使父母无近视史也可能发展为近视。
少数情况下,父母若携带与巩膜薄弱或视网膜病变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子女发生病理性高度近视的风险。这类近视常伴有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眼底黄斑区萎缩等器质性改变,但仅占近视人群的极少数。确诊需通过散瞳验光、眼轴测量及眼底检查综合判断。
建议家长每半年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控制每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在2小时内,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学习时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出现视物模糊、眯眼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医学验光,必要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或角膜塑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