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内眦赘皮可通过手术矫正、局部按摩、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内眦赘皮通常与遗传因素、眼睑发育异常、外伤或炎症刺激、皮肤松弛老化、先天眼部结构异常等原因有关。
内眦赘皮矫正术是常见治疗方式,适用于中重度赘皮影响外观或功能者。Z成形术通过调整皮肤走向减少褶皱,开眼角术可扩大眼裂改善视野。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手术可能出现短暂红肿,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
轻度赘皮可每日用指腹沿内眦向鼻梁方向轻柔提拉,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前需清洁双手,使用维生素E乳膏辅助润滑。该方法需长期坚持,对婴幼儿发育性赘皮效果较好,但无法改变已形成的皮肤褶皱结构。
射频消融通过热能刺激胶原重塑,适用于皮肤松弛型赘皮。点阵激光可改善局部皮肤弹性,需多次治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干燥脱屑,应加强保湿防晒。物理方法对瘢痕体质者需谨慎,效果较手术矫正有限。
继发炎症时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感染,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先天性赘皮药物改善有限,仅作为辅助手段。需注意激素类药物不可长期使用,避免引发青光眼等并发症。
避免用力揉搓内眦部位,卸妆时用棉签轻柔清洁。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注意镜片边缘摩擦,可选择小直径镜片。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延缓皮肤老化。婴幼儿赘皮多数随鼻梁发育自行改善,无须过早干预。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C维护眼部健康。选择无刺激眼部护肤品,避免使用双眼皮贴等加重皮肤牵拉。若赘皮伴随反复结膜炎、视力遮挡或明显影响外观,应及时至眼科或整形科就诊评估。术后需定期复查,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疤痕护理与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