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黄疸眼睛可能会发黄,这是黄疸的典型表现之一。新生儿黄疸主要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等类型,通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建议家长密切观察,若黄疸持续加重或出现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此时巩膜轻度黄染属于正常现象,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有关,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但婴儿一般状况良好。这两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多晒太阳等方式促进胆红素排泄。
病理性黄疸可能由ABO溶血、G6PD缺乏症、胆道闭锁等疾病引起,黄疸出现早且进展快,巩膜黄染明显,可能伴随灰白色大便、尿液深黄等症状。需通过蓝光照射、人血白蛋白输注等医疗干预,严重者需换血治疗。若黄疸持续2周未退或手心脚心发黄,可能存在胆汁淤积风险,需排查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黄疸变化。避免自行使用中药洗浴或偏方,母乳喂养者无须停母乳,但需确保每日喂养8-12次。若黄疸值超过12mg/dl或伴随精神差、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新生儿科就诊,通过经皮胆红素测定、肝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更需警惕高胆红素血症引发的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