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器械治疗、手术治疗、心脏移植等方式治疗。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损伤、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原因引起。
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加重水钠潴留。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戒烟限酒,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监测体重变化,每日晨起空腹称重,若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改善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有助于减少水钠潴留。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症状,地高辛片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力衰竭患者。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通过植入三腔起搏器改善心脏泵血功能。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适用于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这些器械需定期随访检查,确保功能正常。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合并严重冠心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心肌供血。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术适用于瓣膜病变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如二尖瓣成形术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手术风险。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若其他治疗无效,可考虑心脏移植。移植前需进行严格配型评估,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心脏移植后患者需终身随访,监测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
心力衰竭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心功能变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明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