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建议饮酒,若血糖控制稳定可少量饮用低度酒。酒精可能干扰血糖代谢并增加低血糖风险,长期饮酒还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饮酒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剧。酒精会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空腹饮酒时容易诱发低血糖,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降糖药的情况下。饮酒后可能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但醉酒状态可能掩盖这些警示信号。酒精热量较高,1克酒精产生7千卡热量,过量饮酒易导致总热量摄入超标。部分酒类含糖量较高,如甜葡萄酒、鸡尾酒等会直接升高血糖。长期饮酒可能损伤胰腺功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增加脂肪肝、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风险。
血糖控制达标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必要时可限量饮用低度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350毫升或干红葡萄酒150毫升。饮酒时应搭配主食,避免空腹饮用。选择无糖酒类如干型葡萄酒、纯粮白酒,避免混合饮料和甜味酒。饮酒前后需加强血糖监测,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立即进食。合并肝病、胰腺炎、严重神经病变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禁酒。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和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血糖控制。建议通过血糖监测记录饮酒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饮酒后频繁出现血糖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评估代谢状况。酒精与二甲双胍联用可能增加乳酸酸中毒风险,使用此类药物需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