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胃疼胃酸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抑酸药物、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必要时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胃疼胃酸通常由饮食不当、胃酸分泌过多、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过酸或过甜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柑橘类水果等。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或空腹时间过长。
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上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部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感。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长效控制胃酸,用于反流性食管炎。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快速缓解胃部不适。使用这类药物需遵医嘱,避免长期服用。
枸橼酸铋钾胶囊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促进溃疡愈合。硫糖铝混悬凝胶可吸附于溃疡面,隔离胃酸侵蚀。这类药物通常需空腹服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无须停药。
持续性胃疼伴随呕血、黑便、体重下降时,需进行胃镜检查排除胃溃疡恶变。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需接受四联疗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需完善24小时食管pH监测,评估反流程度。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摄入。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睡觉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可能加重症状。若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