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支气管扩张可通过体位引流、药物治疗、呼吸训练、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等方式保守治疗。支气管扩张通常由感染、免疫缺陷、先天畸形、气道阻塞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症状。
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排出的物理疗法。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如上叶病变取坐位前倾,下叶病变取头低脚高位。每日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配合叩背效果更佳。痰液黏稠者可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稀释痰液。体位引流需避开饭后时段,避免诱发呕吐。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三类。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促进排痰。多索茶碱片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急性感染期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左氧氟沙星片。咯血时可短期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止血。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呼吸训练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腹式呼吸训练时取仰卧位,一手放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肌。缩唇呼吸训练用鼻吸气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控制在吸气时间的2-3倍。可配合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阻抗训练,每日练习2-3组,每组10-15分钟。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宜。
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至关重要。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适当增加维生素A、C、E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猕猴桃、坚果等。合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采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膈肌运动。
预防感染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出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40%-60%。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口腔卫生,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出现痰量增多、痰色变黄等感染征象时及时就医。
支气管扩张患者需长期坚持保守治疗,每日记录痰量、性状和体温变化。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和屏气动作。定期复查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评估病情进展。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反复大咯血者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