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过敏性紫癜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且可自愈,少数可能累及肾脏或胃肠等器官需及时干预。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
多数过敏性紫癜患者仅出现皮肤紫癜,表现为双下肢对称分布的出血性皮疹,按压不褪色,可能伴有轻微瘙痒。此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2-4周内可自行消退,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皮肤摩擦破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以膝关节和踝关节为主,一般不会造成关节畸形,通过冷敷和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可缓解。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或便血,严重者可出现肠套叠等并发症,需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约20%-50%的儿童患者可能合并紫癜性肾炎,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需通过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监测,必要时采用雷公藤多苷片等免疫抑制剂干预。极少数重症病例可能因肾功能衰竭或消化道大出血危及生命。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鸡蛋,急性期需卧床休息。若出现持续腹痛、血尿、少尿或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肾脏受累情况,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紫癜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