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对人体的作用

5.76万次浏览

刘福强 副主任医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具有提供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生理功能。

1、提供能量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备物质,每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热量,是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两倍多。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或长时间运动时,脂肪组织会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β氧化过程为机体供能。适量脂肪摄入有助于维持基础代谢率,避免因能量不足导致低血糖、乏力等症状。

2、构成细胞膜

磷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约占膜质量的50%。这些脂类物质形成双分子层结构,维持细胞形态完整性和流动性,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α-亚麻酸无法由人体合成,必须通过膳食获取,缺乏可能导致皮肤干燥、伤口愈合延迟等问题。

3、保护器官

内脏周围的脂肪垫具有缓冲机械冲击的作用,如肾周脂肪可固定肾脏位置,肠系膜脂肪支撑消化器官。皮下脂肪层能减少热量散失,在寒冷环境中维持核心体温。过度减脂可能削弱这种保护功能,增加器官下垂、冻伤等风险。

4、促进维生素吸收

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需依赖脂肪作为载体才能被肠道吸收。膳食中缺乏脂肪时,这些维生素的吸收率可能下降50%以上,长期可能导致夜盲症、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碍等营养缺乏病。建议在食用胡萝卜、菠菜等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食物时搭配适量油脂。

5、调节生理功能

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瘦素、脂联素等激素调节食欲和糖代谢。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转化为抗炎介质,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干扰正常代谢,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概率。建议优先选择深海鱼、坚果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日常饮食中脂肪供能比建议控制在20-30%,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鱼类等。避免长期摄入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等高饱和脂肪食物,烹饪时多采用蒸煮方式减少用油量。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体脂率在合理范围,体检时建议关注血脂四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