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过敏性紫癜患者需避免食用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高蛋白食物、生冷食物及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过敏性疾病,饮食控制对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海鲜含有大量异种蛋白,易诱发或加重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用后可能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血管炎症加剧,出现皮肤紫癜增多、关节肿痛加重等症状。常见需避免的海鲜包括带鱼、虾、蟹、贝类等。若既往有明确海鲜过敏史,需严格终身禁食。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调料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因此诱发腹痛、消化道出血等胃肠型紫癜表现。烹饪时应选择清蒸、水煮等清淡方式,避免使用刺激性调味品。
牛奶、鸡蛋、牛羊肉等高蛋白食物可能作为过敏原诱发免疫反应。急性发作期需暂时限制摄入,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尝试少量添加。对于已明确特定蛋白过敏的患者,应长期规避相关食物,可选择植物蛋白作为替代营养来源。
生鱼片、冰饮等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肾脏负担。建议食物加热至完全熟透,饮品以常温或温热为宜,尤其合并肾损害者需特别注意饮食温度控制。
芒果、菠萝等热带水果,花生、坚果等常见过敏原,以及含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均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及时发现个体过敏食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进食后是否出现新发皮肤瘀点或腹痛症状。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急性期可选用米粥、软面条等低敏主食,搭配煮熟的胡萝卜、白菜等低敏蔬菜。恢复期引入新食物时应单一少量添加,观察3-5天无反应后再增量。所有饮食调整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合并肾损害者还需限制盐分摄入,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