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上长水泡如何快速去除

6.38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嘴唇上长水泡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饮食调整、物理降温、预防感染等方式快速去除。嘴唇长水泡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局部刺激、营养缺乏、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药物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水泡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等外用抗病毒药物。若伴随全身症状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但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灼热感,需避免接触眼周黏膜。

2、局部护理

未破溃水泡可用碘伏消毒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已破溃者需保持创面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2-3次。禁用手指撕扯痂皮,可薄涂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护理期间避免舔舐嘴唇,减少辛辣食物刺激。

3、饮食调整

缺乏维生素B2或锌可能加重症状,需增加瘦肉、鸡蛋、乳制品等富含核黄素食物。每日摄入30-50克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C。发作期忌食坚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4、物理降温

初期红肿阶段可用冷藏毛巾冷敷5-8分钟缓解灼热感,每日重复3-4次。冷敷后及时涂抹医用凡士林防止干裂。禁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冷敷间隔需超过1小时避免冻伤。此法适用于未合并细菌感染的水泡。

5、预防感染

水泡破溃后感染概率增高,需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接触患处前后用含氯己定的洗手液清洁双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牙刷需每月更换。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表现为脓性分泌物,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

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每日睡眠时间建议7-9小时。发作期避免长时间日晒或冷风吹袭,外出可佩戴医用口罩防护。反复发作超过每年6次者需排查HIV感染、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恢复期间暂停使用含酒精的唇部化妆品,选择无香料润唇膏保湿。若水泡持续扩大超过5天或伴随发热症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