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通常由关节损伤、长期负重、炎症反应、软骨退变、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减少关节活动,避免跑跳或长时间行走。使用护踝或支具固定关节,减轻关节面压力。可配合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肿胀疼痛症状。日常行走建议使用拐杖分担体重,防止病情加重。
超短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组织修复,减轻关节僵硬症状。热敷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每日进行15-20分钟,水温不超过40℃。冷敷适用于急性肿胀期,每次不超过15分钟。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关节疼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能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延缓关节退化。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COX-2酶,减轻炎症反应。使用药物需评估胃肠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玻璃酸钠注射液可增加关节液黏弹性,改善润滑功能。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能快速控制滑膜炎症,缓解急性发作症状。注射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两次注射间隔不少于3个月。治疗后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
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游离体或滑膜增生患者,通过微创方式清除病变组织。踝关节融合术用于终末期病例,可彻底解除疼痛但会丧失关节活动度。人工关节置换术能保留部分关节功能,假体使用寿命通常可达10-15年。术后需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恢复肌力。
患者应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BMI建议维持在18.5-23.9之间。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替代跑步等剧烈运动。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避免长时间保持蹲跪姿势,上下楼梯时使用扶手减轻关节压力。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畸形时需及时复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