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癌与鳞癌的区别

5.27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腺癌与鳞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病理特征及好发部位,腺癌多起源于腺体或分泌性上皮细胞,常见于肺、乳腺、胃肠等器官;鳞癌则起源于鳞状上皮细胞,好发于皮肤、食管、宫颈等部位。两者在细胞形态、分化程度及转移倾向上也存在差异。

1、组织来源

腺癌由腺上皮细胞恶变形成,具有分泌黏液的功能,显微镜下可见腺泡或管状结构。肺腺癌常表现为周围型结节,胃肠腺癌多伴随消化道出血或梗阻症状。鳞癌源于复层鳞状上皮,细胞间桥和角化珠是典型特征,皮肤鳞癌易形成溃疡性肿块,食管鳞癌早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

2、病理特征

腺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质内常见黏液空泡,高分化者保留腺腔结构,低分化时呈实性片状生长。鳞癌细胞多边形且边界清晰,角化现象明显,分化差时细胞异型性显著。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概率较高,而头颈部鳞癌多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

3、好发部位

腺癌好发于肺外周带、胃窦部、结肠脾曲等腺体丰富区域,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也属腺癌亚型。鳞癌多见于皮肤暴露部位、食管中段、宫颈移行带等鳞状上皮覆盖区。肺鳞癌多位于中央气道,膀胱鳞癌常继发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4、转移倾向

腺癌易通过血行转移至脑、骨、肝脏等远端器官,肺腺癌早期即可发生微转移。鳞癌以淋巴转移为主,局部浸润性强,晚期可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前列腺腺癌骨转移呈成骨性改变,而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5、治疗反应

肺腺癌对培美曲塞、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敏感,胃腺癌可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方案。鳞癌对放疗敏感性较好,头颈部鳞癌常用顺铂同步放化疗。免疫治疗中PD-1抑制剂对部分高肿瘤突变负荷的鳞癌患者效果显著。

对于疑似肿瘤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病理活检明确癌症类型。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确诊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不同病理类型的癌症需采取个体化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