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癌与腺癌的区别

5.21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鳞癌与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组织来源、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鳞癌起源于鳞状上皮细胞,腺癌则来源于腺上皮细胞,两者在发病部位、细胞形态及治疗策略上存在差异。

1、组织来源

鳞癌多发生于皮肤、口腔、食管、宫颈等被覆鳞状上皮的部位,细胞形态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珠。腺癌常见于肺、胃、肠、乳腺等腺体丰富的器官,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或乳头状,可分泌黏液。鳞癌与吸烟、紫外线暴露等环境因素关系密切,腺癌则可能与激素水平、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

2、病理特征

鳞癌在显微镜下可见角化珠和细胞间桥,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分布,间质中常有淋巴细胞浸润。腺癌的胞质内常含黏液空泡,核偏位,肿瘤细胞形成腺腔样排列,可产生大量黏液。免疫组化检测中,鳞癌通常表达CK5/6、p63等标志物,腺癌则表达TTF-1、NapsinA等特异性蛋白。

3、转移途径

鳞癌以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为主,晚期才发生血行转移,常见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腺癌早期即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肺、骨等远处器官,部分类型如肺腺癌在确诊时可能已发生微转移。这种差异导致腺癌的预后评估更需关注全身系统检查。

4、治疗反应

鳞癌对放疗相对敏感,尤其在头颈部肿瘤中放疗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腺癌对化疗药物如铂类、培美曲塞等反应较好,靶向治疗在EGFR/ALK等基因突变的肺腺癌中效果显著。免疫治疗在PD-L1高表达的鳞癌中应答率较高,而腺癌需结合分子分型选择治疗方案。

5、预后因素

鳞癌预后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密切相关,高分化者生存期较长。腺癌预后受分子亚型影响大,如乳腺浸润性导管腺癌的Luminal型预后优于三阴性型。两者均需结合TNM分期评估,但腺癌更强调基因检测对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

日常需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致癌物接触,鳞癌患者应加强皮肤黏膜保护,腺癌患者需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两类癌症均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根据体力状况进行低强度运动。确诊后须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规范化治疗,不可自行调整方案,治疗期间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影像学和血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