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癌和腺癌镜下的区别

7934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鳞癌和腺癌在显微镜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和组织起源上。鳞癌通常表现为多边形细胞、细胞间桥和角化珠,腺癌则呈现腺泡或管状结构、黏液分泌和细胞极性排列。

鳞癌的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边界清晰,胞质丰富且嗜酸性较强,常见细胞间桥连接。核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部分病例可见角化珠形成。肿瘤细胞常呈巢状或片状排列,周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鳞癌多起源于皮肤、食管、宫颈等鳞状上皮覆盖部位,与吸烟、紫外线暴露等因素相关。

腺癌的形态学特征为腺泡状或管状结构,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胞质内常见黏液空泡。核位于基底部,染色质细腻,核仁较小但清晰。肿瘤细胞形成腺腔结构,可分泌黏液至腔隙中。腺癌多发生于胃、肺、结肠等腺体器官,与慢性炎症、激素异常等因素相关。部分腺癌可表现为印戒细胞形态,即胞质内大量黏液将细胞核挤压至边缘。

鳞癌和腺癌的鉴别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标记,鳞癌通常表达CK5/6、p63等标志物,腺癌则表达CK7、CK20、CEA等。准确区分两者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患者通过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日常需避免接触致癌因素,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