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综合治疗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式,目的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减轻占位效应。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完全切除较为困难。术后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脑水肿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放射治疗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可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常规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总剂量控制在60Gy左右。放疗期间可能出现头痛、恶心、脱发等不良反应,多数可自行缓解。对于复发病例,可考虑再次放疗。
化学治疗多采用替莫唑胺胶囊等烷化剂类药物,可与放疗同步进行。化疗药物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肿瘤细胞,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抑制血管生成。这类药物具有较高选择性,副作用相对较小。目前靶向治疗多用于复发或难治性病例,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药物。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包括PD-1抑制剂等。该疗法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良好效果,但总体有效率仍需提高。治疗前需评估免疫功能状态,治疗期间可能发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家属需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定期复查头部MRI,监测肿瘤变化情况。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可配合中医调理,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建议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最新治疗信息和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