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乳头状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区别是什么

7934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皮肤乳头状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在性质、发展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多为良性增生,后者属于恶性肿瘤。主要区别涉及组织来源、生长特征、病理分级及转移风险。

1、组织来源

皮肤乳头状瘤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的良性增生,常见类型包括寻常疣、脂溢性角化病等,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或局部刺激相关。皮肤鳞状细胞癌则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转化,多与长期紫外线暴露、免疫抑制或化学致癌物接触有关。

2、生长特征

皮肤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界限清晰的乳头状突起,表面粗糙但生长缓慢,直径多小于1厘米,极少破溃出血。皮肤鳞状细胞癌初期可能为红色硬结或角化斑块,后期迅速增大形成溃疡,边缘不规则,易伴出血及坏死。

3、病理分级

皮肤乳头状瘤病理显示乳头状结构伴棘层增厚,细胞形态规则,无核异型性。皮肤鳞状细胞癌可见异常角化珠、细胞核深染及病理性核分裂象,根据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级,分化越低恶性度越高。

4、转移风险

皮肤乳头状瘤无转移能力,仅可能因摩擦或外伤继发感染。皮肤鳞状细胞癌具有局部浸润性,未及时治疗可能转移至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尤其发生于耳部、下唇等部位的病灶转移风险更高。

5、治疗方式

皮肤乳头状瘤可通过冷冻治疗、激光消融或手术切除祛除,复发率低。皮肤鳞状细胞癌需扩大切除并配合淋巴结评估,晚期需联合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如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药物。

日常需避免过度日晒及接触致癌物,定期自查皮肤新生物。若发现皮损短期内增大、颜色改变或出血,应立即就医进行皮肤镜或病理活检明确性质。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或转移迹象。